新闻中心
开云app官方网站银理财行谋篇布局 谱写数字金融大文章
近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把数字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我国将进入数字金融快速发展阶段开云app官方网站。
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多家银行深化数字金融布局,进一步助力国家加快培育发展新优势。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数字金融创新方向、待解难题以及数字赋能未来发展方向等。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向记者分析:“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对金融机构而言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必答题’,未来还可能成为‘抢答题’。”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研究公司”)分析认为,数字金融实际上是数字经济在金融领域的映射,发展数字金融是金融服务经济和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从广义来看,数字金融应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概念,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资源运用层面,是数据要素价值的重点开发;二是在技术运用层面,是金融体系对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三是在展业模式层面,是数字化金融业务模式和渠道的全面创新。
日前,建设银行(601939.SH)行长张金良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第五届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上表示,金融机构必须增强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利用数字化理念和手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助力国家加快培育发展新优势。
张金良就建设银行以金融数字化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分享了三点思考:一是全面推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构筑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新优势;二是积极助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三是坚持底线思维,切实提升防范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型金融风险能力。
11月27日,记者从浙商银行(601916.SH)了解到,为了抓住数字化浪潮下银行转型发展的机遇,该行正在构建数智浙银新生态。一方面,强化数字金融在用电、用气、用油等领域的运用,创新“电费证”等产品,并给予利率优惠;另一方面,深化数字化授信审批机制运用,充分挖掘税务、人行征信等内外部数据,推动大数据风控模型建设,创新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授信审批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此外,近日记者还从兴业银行(601166.SH)了解到,该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生死存亡之战,推动全行转理念、促改革、增投入、强人才、夯底座、建平台、搭场景、扩生态,积极“构建连接一切的能力,打造最佳生态赋能银行”,答好高质量发展的“算”“数”题,探索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新生态。
据了解,兴业银行将数字化转型纳入整体战略规划,坚持“企业级、标准化”方法论,推动业务架构和企业架构重塑,营销、财富、投行、风控、运营五大企业框架工程基本竣工;顺应“东数西算”战略,实施上海、福州、贵州三地算力规划,算力供应逐步扩大,基础设施“云化”转型加快;抢占数据先机,初步建成2.1万项企业级数据字典标准,上线大模型产品ChatCIB,以科技力量推动转型,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兴业研究公司分析认为,从数字金融所涵盖的内容来看,数据资源是数字金融的基础,金融科技运用是数字金融的重要支撑,而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则是数字金融呈现在居民和企业等各类主体面前的最终表现。
数据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金融机构应如何激发数据这一核心生产要素,释放更大价值?
以兴业银行的实践为例看,该行一方面与福建省大数据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通过综合金融服务为福建省大数据集团及其子公司和上下游客户提供意向性融资规模不少于300亿元;另一方面,协助建设运营福建“金服云”平台,推出“兴业普惠”平台,运用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目前,福建“金服云”平台已吸引130多家金融机构入驻,注册用户达34万户,提供融资累计近3000亿元;“兴业普惠”平台已与全国超过820个外部场景平台实现系统及业务对接开云app官方网站,解决融资金额超2000亿元。
此外,近年来,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兴业银行将园区作为数字化运营的试验田,开发上线园区金融生态服务平台,打造园区金融数字化服务底座,一方面在园区运营、园企服务等领域加强数字化赋能,另一方面搭建“产业大脑”模块,助力地方政府和园区运营商精准招商。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园区生态服务平台已上线个,已签约待上线个。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生态白皮书(2023年)》认为,未来,数字金融服务将延伸至各行业,在弥合整个社会数字鸿沟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缺乏数字素养和技能的低收入群体、老年群体等;以数字生态为入口的新闻资讯、社交通讯、搜索引擎、生活购物、旅游出行、医疗健康等分享数字社会红利;帮助数字鸿沟群体获取数字资源,最大限度地享受数字社会红利,进而促进社会公平。
在邮储银行(601658.SH)研究员娄飞鹏看来,数字金融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金融的优势将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娄飞鹏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除了要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利用好数字技术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外,还需要在经营发展理念理财、商业模式构建等方面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探索。”
光大银行(601818.SH)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亦看好数字金融未来发展空间。“数字金融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满足消费者体验感、推动金融普惠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随着技术进步,数字金融将向各个细分领域渗透发展。”
“数字金融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法律制度、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的问题。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有关数据要素产权界定、数据交易,以及数字经济模式下垄断问题的认定等,都需要法律制度方面清晰界定。数字技术仍然在快速更新迭代,在金融领域应用仍然需要探索。”娄飞鹏表示。
此外,董希淼认为,对金融机构而言,制约金融科技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往往在于僵化封闭的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浅尝辄止,投入较多但进展缓慢,根本的原因在于组织和体制的掣肘。因此,如果要在这场时不我待的‘大考’中交出满意的答卷,金融机构必须自上而下开展组织变革,以此破除制约数字化转型的体制藩篱。”
在董希淼看来,组织变革需要四个方面的保障,即数字化战略、数字化领导、数字化人才、数字化文化。“金融机构应基于自身发展定位和核心客户需求,制定企业级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明确数字化转型方向、目标、重点和路径。在此基础上,对大型金融机构来说,应对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甚至重构,打造跨部门、跨层级的科技与业务协同组织,提高产品和服务创新迭代的效率,提升对市场和客户需求响应的速度。中小金融机构要发挥机构层级少、决策链条短等特点,推动全组织敏捷转型,增强持续的创新力、快速的响应力、强大的执行力。金融机构还可以以金融科技子公司、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为‘试验田’,加快探索更加市场化的公司治理、薪酬激励等机制。总之,无论是大型金融机构还是中小金融机构,都应开展一场所有组织、全部员工深度参与的组织变革,通过全面深刻的变革与再造,培养形成以敏捷、开放、包容、创新为底色的组织模式和数字文化,以此来适配金融科技发展和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