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云app官方网站马贱阳 邝希聪:加强金融赋能壮大民营经济
转载于:中国金融杂志|作者:马贱阳邝希聪「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马贱阳系副司长」|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24期
今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也对做好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要求。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应有之义,也是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体现。开云app官方网站金融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充分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安排、畅通政策传导,不断增强金融供给与民营经济需求的适配性,全方位做好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大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和促进“两个健康”。习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场合,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作出系统阐述和明确要求。习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吃下定心丸。
2023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开篇明确“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的三个定位,并提出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法制保障等七方面举措,对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作出明确部署。做好民营经济支持服务工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牢固树立“一视同仁”理念,公平公正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不断发展壮大,广大民营企业以敏锐洞察、开拓创新、社会担当等企业家精神,踊跃投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稳定增长、激发活力、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耳熟能详的“56789”特征。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超过5200万户,在企业总量中占92.3%,较2012年底提升12.9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28家民营企业入围世界500强,较2012年增加22家。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提升,有力推动了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显现。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发挥好民营经济“引擎”作用,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当前,民营经济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企业。2023年我国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全国的40.1%,两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有效发明专利数占持有专利数的比重提升至52%。民营经济显示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
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要素保障。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做好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
支持民营经济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体现。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在这些领域中,民营企业不仅经营主体数量占据绝大多数,在活跃生产经营、强化引领带动方面也作用突出。服务好民营经济,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覆盖面,金融部门责无旁贷。
支持民营经济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部分传统领域信贷需求放缓、资金要素边际产出下降,金融机构亟须寻找新的资产配置方向和盈利增长点。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强活力旺、金融需求潜力大,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和业务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助力加快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近年来,金融部门主动担当,积极健全政策框架,推进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强化督导落实,在服务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23年10月末,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私人控股企业债券余额1.8万亿元,2023年前10个月发行8010亿元,同比多发315亿元。
坚持市场导向是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民银行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尊重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权和民营企业自主选择权基础上,创新完善政策工具,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构建激励相容机制。在民营企业较为集中的普惠、绿色等领域,人民银行创设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多项货币政策工具,将央行资金与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挂钩,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支持相关领域,避免对金融机构的指导支持演变成下命令、行政干预商业银行放贷行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累计提供激励资金526亿元,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增加普惠小微贷款3万亿元。
畅通政策传导渠道。人民银行坚持“先贷后借”模式,由金融机构按照政策要求自主向企业发放贷款,之后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或激励资金开云app官方网站,金融机构自担风险、自负盈亏,通过市场化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实现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确保资金投向精准、优惠利率传导至相关企业。
创新增信分险安排。为改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环境,人民银行创新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委托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市场化运作,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直接投资等方式,为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提供增信支持,提振市场信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已累计支持140家民营企业发行债券2438亿元。
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有利于增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内部政策安排、拓宽信贷资金来源渠道,推动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快建立商业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模式。
优化金融机构内部资源配置。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机制,加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幅度,优化经济资本占用计量系数,增强信贷资源保障,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能力。目前,全国性商业银行小微业务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均不低于50个基点。
完善绩效考核和督导机制。指导金融机构明确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目标,降低或取消对小微业务条线存款、利润、中间业务等考核要求,完善尽职免责、下放授信审批权限等政策安排。目前,普惠金融在全国性商业银行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均不低于10%。开云app官方网站
强化信贷资金供给。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16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流动性超12万亿元。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力度,截至2023年10月末,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分别为6053亿元、15764亿元、5172亿元。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增加银行支小信贷资金来源,2023年年初以来已累计发行近3000亿元。
人民银行及时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需求,通过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升信贷政策结构引导效能,发挥好精准滴灌、杠杆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深耕普惠领域。健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体系,先后推出两项直达工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持续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推动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从2019年末的11.6万亿元增加至2023年10月末的28.6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10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86%,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推动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发挥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引导作用,完善融资对接机制,激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10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2万亿元,连续3年保持30%左右的较高增速。
助力绿色低碳转型。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并延长政策实施期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我国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6.6个百分点。
针对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群体特别是“长尾客户”时面临的获客难、风控难、成本高等问题,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深入发掘信息、数据要素价值,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有效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效率。
丰富融资对接形式。针对涉企信息共享难、渠道少等问题,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信息优势,通过线下主动走访、部门推送等,畅通银企对接渠道,破解“信息孤岛”难题。创新融资对接形式,搭建分主体、分产品的特定对接场景,提高融资对接效率。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民营和小微企业生命周期、所属行业、交易场景和融资需求等特点,持续丰富信贷产品,为不同类型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贷还款模式,减少贷款资金占用,有效节省企业财务成本。
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扩充客户数据来源、提升客户画像精准度,准确高效评估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为金融机构下沉长尾客户、发放信用贷款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创新线上产品,简化业务流程,使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突破时间和空间约束,更好适应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
总体来看,金融部门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推动民营企业融资增量扩面,开云app官方网站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资金供给精准性、资金使用效率仍有待提升,多元化融资特别是直接融资渠道的作用仍有待发挥。下一步,要全面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抓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落实落细,全方位做好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工作。
锚定一个目标,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与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
在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过程中,金融部门大有可为。要进一步增加金融资源投入,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通过强化金融机构内生动力和外部政策引导、完善银行机构差异化定位,增强银行信贷投放模式与民营企业需求的适应性,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努力缩小政策“温差”。
健全长效机制建设,努力增加信贷投放。金融机构要制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绩效考核权重、实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增强开展民营企业相关业务的积极性。平衡好信贷投放和防控风险的关系,在监管政策上给予差异化安排,合理提高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机制,消除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发挥各类银行机构的比较优势,构建分层分类的资金供给结构。发挥好大型银行低成本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满足资金需求量大、期限长的大型企业项目和线上标准化融资需求。利用中小银行贴近民营企业、决策链条短的优势,创新更多场景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立足长尾客户的异质性和融资需求的多样性,合理确定贷款的额度、利率和期限。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民营企业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塑进程,金融部门要立足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发展需求,增加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企业在合作竞争中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提升经常项目收支便利化水平,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外贸中的作用。统筹运用好本外币结算政策,开展跨境人民币“首办户”拓展行动,为优质民营企业以及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提供贸易便利化服务。加强政银企担保多方联动合作金融,减轻民营中小微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成本,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创新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拓展覆盖范围,为民营企业提供线上化、便利化的融资结算服务。
完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拓宽民营企业境外资金来源渠道。扩大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借用外债。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便利民营企业统筹境内外资金划转和使用。有序扩大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试点范围,支持跨境股权投资基金投向优质民营企业,提高民营企业利用外资效率。
民营企业在规模、行业、生命周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融资需求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征。为进一步疏通资金进入民营企业的渠道,提高资金供给效率、优化融资结构,需在优化银行信贷服务的同时开云app官方网站,发挥好债券、股权等直接融资渠道作用,支持民营企业以合理的成本匹配到适合的融资方式。
进一步增强信贷供给的精准性。加大首贷、信用贷投放力度,提升民营企业融资覆盖面。优化信贷结构,聚焦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普惠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完善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功能,提高民营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效率。主动做好暂遇困难民营企业的资金接续服务,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保持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
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发债积极性和市场流动性。优化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机制,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稳定存量,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积极科学配置民营企业债券,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投资力度。
积极拓宽民营企业长期性、权益性资金来源。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鼓励并购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参与民营企业并购重组,助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股权投资基金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服务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关键领域民营企业。
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金融管理、发展改革、工信、财税、工商联等部门同向发力,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提升政策落实效果。
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扩大企业信用信息共享范围,盘活公共数据资源、深度挖掘数据要素价值,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发挥好工商联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及时向金融机构推送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的优质民营企业名单,提高银企对接效率,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融智、融商。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增量扩面,逐步提高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和余额占比。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的资本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增强基层担保公司担保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降低民营企业贷款风险溢价,助力民营企业融资发展。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读,主动将金融支持政策、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推送至民营企业,提升民营企业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及时梳理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宣传推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建立银企沟通反馈机制,加强银企良性互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