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云app官方网站【智库声音】上观新闻 李刚、高洪民:推进国理财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如何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定位?
当前,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加速演变,国内“双循环”战略发展格局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国际货币体系和我国双循环金融战略链接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新形势下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一轮大发展,应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既要强化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定位,又要注重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研究货币国际化问题时,可将一经济体与其境外的经济金融活动,按流量区分为跨境实体经济循环和跨境金融循环。跨境实体经济循环是指与实体经济相关的跨境贸易和跨境直接投资等活动;而跨境金融循环则是指跨境金融投资和跨境金融交易等活动。
货币“跨境”,主要是指本国货币跨出国境参与跨境经济或金融循环。但货币一旦跨出国境,也就可能在境外继续其流通运动,而且其后的跨境流通不一定就是与本国之间的“跨境”流通,而是可能在境外国家(或经济体)之间随着贸易、直接投资或金融渠道继续其跨境流通。此外,跨境循环与该货币(如人民币)在境外离岸市场和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直接相关。当人民币最终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时,人民币在上述两种意义上的跨境循环和流通都将占有重要地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全球性的人民币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显然,只有上海成为全球性的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枢纽,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上海市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已占全国比重近五成,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重接近60%。在沪世界500强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超过外币结算量,人民币成为在沪跨国企业的首选跨境结算币种。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上海处于人民币国际化中心的地位。
强化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地位,需要深刻把握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发挥双循环金融战略链接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于其他两大目标建设来说,具有基础性作用,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求上海金融市场的创新、深化和开放。微观金融市场的创新以及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和自由可兑换,将为有效提升境外对人民币的真实需求、提供具有全球开放性的人民币资产市场创造基础性金融条件,从而在“两个循环”框架下促进上海人民币国际化中心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上海在新发展格局“双循环”互促发展中逐步成为金融战略链接枢纽。这种金融战略链接功能,一方面表现在上海金融市场对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做大内循环,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上海首先是中国内地的金融中心,其发展首先立足于中国国内经济;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和国际竞争的角度看,上海金融市场又必须是一个全球性、开放性的金融市场,这种开放性的金融市场,其重要功能是促进中国逐步实现金融强国战略。金融强国必须有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成为全球资源的配置中心开云app官方网站,成为沟通全球储蓄余缺的重要枢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全球性金融市场就必须成为新发展格局下的“双循环”金融战略链接。
第二,上述三大战略目标之间又是一种互促发展关系。也就是说,上海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和金融战略链接的发展同时会反过来促进金融中心的发展。例如,当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后,境外金融中心与上海开放性金融中心的联系会进一步强化,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将会更多地通过上海金融市场参与人民币交易,这将强化上海“双循环”金融战略链接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而金融战略链接不仅涉及上海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之间的交易和联系,同时涉及贸易领域和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金融结算和融资服务。在正常时期的经济发展循环流转过程中,这些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涉及的金融交易和服务一般都处于相对稳定发展过程中,从而使得“双循环”金融战略链接能够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国际化中心的发展。
强化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地位,就是创造人民币国际化各种条件在该中心的集中。这些条件的集中对于促进人民币在境外发挥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起到其他城市(或地区)难以替代的作用。
具体来说,一国货币若要发展成重要的国际货币,需要各种基础条件的支撑,这些基础条件的综合,即在广义上构成货币国际化中心的条件。主权货币能否充当国际货币主要取决于三大基本条件:一是发行国的经济规模,包括经济总量、贸易总量、金融市场规模及其在全球的占比。二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即发行国能否为境外政府和市场投资人提供足够的金融资产,这些金融资产能否实现跨境交易,即资本账户是否足够开放。三是可信度,主要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包括发行国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币值是否稳定,金融监管和法律、法规制度是否健全等。因此开云app官方网站,当前仅仅凭借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基本条件,还难以让人民币在全球快速跻身主要支付和储备货币之列。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人民币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的互促发展理财,在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资本账户开放仍是主要动力。
新形势下,在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市场自由化方面,上海在先行先试上应更加有所作为。当前上海应重点但不限于从以下几方面推进金融高水平制度型改革和开放:一是把现行管道式、分市场、区域性的开放模式逐步转向统一的制度规则性开放,同类金融业务规则尽可能“合并同类项”。二是建立健全境外企业在境内市场发行CDR(中国存托凭证)、在境内第二上市等制度,为我国资本市场引入更多优质上市公司。三是加快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以平台为载体面向国际市场提供人民币金融资产,与现有开放渠道实现错位发展,满足投资者差异化投资需求。四是按照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和国际大潮流,加快在岸债券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金融交易场所公司制度转变,为畅通“人民币—中国国债”循环开辟道路。五是加快建立人民币碳金融市场国际标准,健全国内碳金融市场政策、交易规则和法律法规,创设以人民币定价的碳期货、碳基金、碳债券等多元交易品种,吸引更多海外投资参与碳金融贸易和投资。
金融中心是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集聚,同时也是对金融风险的集聚。强化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定位,上海需要防范三类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一,金融市场同向波动风险。这类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可能在外部因素冲击下,金融市场总量和规模同时收缩甚至同时崩溃的风险。例如,当一国出现股市或(和)房地产泡沫时,功能性金融中心往往同时是这种泡开云app官方网站沫集中的地方,此时,若出现外部冲击,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可能同时向下波动,甚至爆发危机,并由此发生传染效应。
第二,金融产品关联性传染风险。由于货币和资本市场在当代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类金融产品和工具具有标准化、透明性和跨地区、跨境流动的特征,使得这类金融产品存在着复杂的链条式、网络性关联关系,一旦出现金融风险,这种风险首先就可能在该金融中心发生系统性关联。
第三,债务合同式泡沫崩溃与实体经济危机连锁爆发风险。这种风险主要爆发于股票市场欠发达、债权债务合同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例如,我国仍属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目前与房地产有关的贷款在银行总的贷款中占比较大,在房地产泡沫形成时期,这种债权债务关系内含的风险相对隐蔽,发生连锁性金融风险的概率相对较低。但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从全国的角度看,若其他城市(如三、四线城市)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可能首先通过预期效应对上海的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上述预期效应引起的冲击就可能造成上海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根据上述三种金融风险可能发生的渠道,需要早做预案,做好相关风险开云app官方网站压力测试,尤其要注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李刚,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高洪民,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