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金融资源加速流向科创企业:构建“投早投小投长”生态的新格局
在政策的有力护航下,金融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逐步形成“投早投小投长”的生态体系。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银行信贷的倾斜,还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创投机构等多渠道资金的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核心力量,正在加快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广发银行余杭支行副行长姚佳颖提到,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在商业化运营前,就已获得800万元的纯授信支持。随着公司进入实质性营收阶段,授信额度进一步提升至小几千万。这种“不重历史财务数据、重企业成长性”的评估模式,开云APP官网已成为银行支持科创企业的核心理念。工行、农行、中行等大型银行也纷纷设立科技金融中心、科技专业支行和科创母基金,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近两年新设了8只百亿级政府投资基金,覆盖人工智能、信息产业、商业航天等关键领域,总初始规模达1000亿元。河北省邯郸市设立的先进制造科技创业投资基金,规模为3亿元,重点支持天使期和早中期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这些政府投资基金不仅为科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创投机构在硬科技领域的长期布局也日益显著。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2月,投资案例数量达到513起,同比增长45%。其中,电子信息以半导体为核心驱动力,占行业总规模的65.5%,人工智能同步升温。创投机构的参与,不仅为科创企业提供了早期资本供给,还通过长期陪伴,帮助企业在高风险和长回报周期中实现突破。
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设也为科创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2025年4月8日,华夏、易方达、招商等6家公司的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集中成立,募集规模合计132.42亿元。此前,已有2只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成立,2只完成募集,4只正在发行。目前,14只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合计募集规模已超170亿元。这些基金的设立,为科创企业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增加对科技创新类企业的信贷投放。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AIC股权投资试点的扩容,为科创企业带来了更多“源头活水”。
金融资源加速流向科创企业,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还通过“投早投小投长”的生态体系,助力企业在高风险和长回报周期中实现突破。这一趋势的持续深化,将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