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业内人士热议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 行业生态日趋成熟多元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剑环)由普益标准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的“第十三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日前在成都召开。多位理财公司负责人在会上表示,目前,银行理财已经迈入资管新规全面实施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生态日趋成熟多元,整体从监管体系、政策调整、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等多维度实现了革新与蝶变。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普益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翟立宏表示,资管新规后的“二次转型”成效显著,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容与结构深度调整并存的态势。政策层面,新“国九条”明确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这一举措在拓宽银行理财投资边界的同时,更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与此同时,翟立宏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端创新加速,一方面,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主题型产品应运而生,如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专项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固收+”产品的设计愈发精细化,借助AI算法进行动态调整,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更好地匹配投资者多元化的风险偏好。
中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党贵表示,未来理财公司需在渠道建设、产品研发、资产配置等方面持续发力来做好“五篇大文章”,一是创新开发智能投研,为资产配置策略提供支持;二是完善智能客服系统,逐步实现全渠道生态融合;三是深度挖掘客户需求,细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四是提升风险监测能力,打造全流程智能风控体系。
兴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嵩认为,理财公司要坚持长期主义,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要真正从产品布局和资产配置多元化入手,推动构建多元化、差异化、可持续的理财业务模式,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探索:一是积累更强的能力,构建“投研、风控、科技、服务”四位一体的资管能力体系,将各项能力建设落脚到客户服务层面,提升客户体验,创造多元价值,真正实现行业的转型;二是汇聚更多赋能,与业务链条上的各方协同配合,积极融入投行生态圈、开云APP登录财富生态圈、投资生态圈和客户朋友圈,为行业转型升级蓄势赋能;三是创造更多的收益,在短期与长期的冲突中,秉承长期主义的理念,坚持“适当性、适销性、适配性”的理财服务基本原则,确保产品创设、发行和管理的全流程符合客户利益、监管要求和政策导向,为客户创造持续、稳定的收益。
浦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卫海认为,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产业体系加速重构、科技驱动行业跃迁的时代背景下,在政策引导和科技赋能的双重驱动下,资产管理机构不应只是“资本管理者”,而应成为“产业协同者”“创新引导者”与“科技融合者”。浦银理财将继续以“智”为翼,以数智化建设赋能科技金融,不断深化智能平台建设、丰富投资工具体系、提升资产配置效能,以更加专业、精准、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和壮大,让金融活水精准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信银理财总裁董文赜看来,银行理财将成为“固收产品的重要供给者”和“含权产品重要供给者”,既要巩固低波稳健产品优势,也要积极布局固收+及含权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在新趋势层面,一是立足客户需求,夯实高质量发展新起点;二是搭建“四维九度”投研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三是贯通“六位一体”,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机制;四是着眼数智赋能,打造数智化营销中台,且全面启动人工智能+计划;五是践行“国之大者”,围绕产品端、资产端、普惠金融及数字金融,推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需求,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在养老金融层面,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张鹏军介绍,在实践层面,贝莱德建信理财引入海外经验,洞察养老金融趋势,践行金融科技赋能,共建养老金融生态,并持续在养老理念推广、养老投资服务、产品创新迭代等方面进行深刻探索。他还提到,为应对长寿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需用数据破除认知迷雾、借科技跨越投资鸿沟、推动养老金融从国家责任转向全民共建。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教授、普益标准首席经济学家王鹏在对近期形势分析与大类资产展望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在上升,未来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将面临巨大考验,黄金方面,不确定性攀升逻辑不断演绎,黄金的避险属性持续彰显;利率债方面,利率长期低位或将支撑债券市场中长期保持强势,但短期内风险偏好抬升、债券供给增加、监管力度加强等因素或有明显影响;股票方面,股票市场波动明显增加,权益类资产的整体风险加大;大宗商品方面,在滞涨、地缘冲突等背景下,大宗商品或将存在阶段性投资机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处罚委办公室一级巡视员罗卫建议:加快出台背信罪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