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擒牛记】 2025 年 A 股投资展望与投资者指南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走向和投资策略尤为关注。近期,我们对国诚投资投研总监相健进行了访谈,相健就2025年A股市场行情、政策影响、行业板块机会以及投资者该如何把控投资情绪和策略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见解。
相健认为,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一个长期的震荡上涨进程中,2025年跨年阶段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具体而言,在1月已过中旬的情况下,2-4月将迎来震荡冲高的阶段,大盘有望冲击3400-3500点。这主要得益于当前市场内外部风险因素的逐步释放,并且在两会前,一系列政策红利的落地预期将为市场带来上行的动力。
进入4-7月,这将成为决定全年市场走向的关键时期。回顾往年,3月政策落地后市场常出现震荡回落,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在去年9月、11月和12月相继出台了诸多利好政策,如消费刺激和地方化债等,然而截至去年12月底经济数据的复苏迹象尚不明显。因此,2025年一季度以及半年的数据表现将至关重要。开云APP注册若经济数据呈现明显的复苏态势,大盘可能在4月短暂震荡后,于7月继续冲高,挑战去年10月8日的高点;若数据不及预期,大盘大概率会在3400-3600点的区间内进行宽幅震荡。
至于2025年下半年,市场大概率会步入震荡回落的节奏。这是因为到了下半年,前期已推出的地产政策、消费刺激政策等,若未能在上半年推动经济数据实现好转,市场缺乏进一步的利好支撑,指数将逐渐震荡下行,直至10月。而10-11月的重要会议可能会为市场带来新的方向指引,在此之后,市场可能会回到3200-3000点的区间。
政策的导向对于A股市场的行业板块走势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政策主要集中在化债、刺激消费以及推动新质生产力这三大方向。
从化债政策来看,虽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财政政策的加码和负债水平的宽松对房地产市场和地方债务的缓解有着积极意义,但在资本市场上,其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由于化债政策对实体经济复苏的传导路径不够清晰明确,投资者对其认可度较低。相比之下,财政政策中的降税降费措施,以及像银发经济这类新消费形式的推动,更能直接有效地刺激资本市场。
基于此,在2025年上半年,消费和周期板块的复苏值得重点关注。近期,尽管外围市场因美国强劲的非农数据导致降准降息预期降低,但国内的周期品种却呈现出逐步走强的态势。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对2月底3月份政策的预期以及对2025年一季度经济复苏的展望。从投资路径来看,在2024年经济修复过程中,周期股并未出现大幅上涨行情,经过一年的调整,许多资源周期类个股处于相对低位,这使得它们在今年春季有望迎来一波行情。
具体到周期类细分赛道,有色金属、建材以及化工板块被相健所看好。由于国内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主要的消费季节,去年秋季相关板块表现平淡,今年春季有望因补库存需求而带动这些板块的上涨。
在消费类板块方面,虽然商超、食品饮料、旅游等传统大消费概念涵盖范围广泛,但当前白酒、食品饮料指数的ETF反弹呈现出承压状态,更多是对12月初刺激政策的提前反应和板块的修复。相对而言,新消费经济概念表现更为强劲,其中银发经济作为国家大力推动的新经济消费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跨境电商也是备受关注的领域,自2024年一季度开始,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复苏态势良好,这对于国内的跨境电商企业,尤其是在海外建立了境外库存的公司,其利润和营收都得到了有效的刺激,因此跨境电商可作为消费细分领域的首选投资方向。此外,传统商超行业正面临着变革,以胖东来为代表的新模式对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而许多传统商超具有国有背景,与国企改革紧密相连。像上海等地的一些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商业百货公司,有望通过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结合新模式的探索,展现出更多的投资弹性。
医药赛道曾是投资者高度关注的热门领域,但如今却经历了长时间的下跌,市场情绪低迷。尽管如此,医药板块在A股市场中仍占据着重要的权重地位。从整体来看,相健对医药行业的前景并不十分乐观。他指出,医药行业在经历了全球性特殊事件后,许多公司的股价因受到事件驱动而大幅上涨,但这种上涨并非基于业绩的实质性支撑,导致股价预期被过度透支。在资本热潮退去后,大部分医药公司面临着价值回归的压力,甚至可能跌破起涨点。不过,在医药行业的细分领域中,仍存在一些具有局部弹性机会的板块。例如,与大消费中的银发经济紧密相关的创新药,如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以及辅助生殖相关的创新药等,这些领域的标的有望保持较好的市场弹性。同时,AI加制药作为新兴的细分方向,在2024年第一季度已有部分标的展现出了一定的上涨弹性,开云APP注册未来也值得关注。此外,部分医疗器械和脑机工程叠加共振的个股,在技术调整到位后,有望作为科技前沿的医疗科技题材迎来投资机会。
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的心态和投资策略至关重要。当前,许多投资者热衷于科技股的投资,但由于科技股的风口变化迅速,投资者的专业操作经验不足,往往容易陷入追高的陷阱。相健建议投资者在面对科技股投资时,要尽量避免盲目追高热门概念。以AI相关概念为例,2023年科技元年以来,虽然AI叠加的多个细分方向成为市场热点,但炒作周期越来越短。2023年AI概念炒作时,因CPU叠加概念、算力概念等炒作出较大的涨幅,但到了2024年及2025年初,科技股的炒作周期明显缩短,投资者追高的风险大幅增加。因此,投资者应学会等待科技股的调整周期,在调整过程中进行潜伏投资。比如,当算力概念板块出现调整时,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股票的技术指标,如周线MACD指标。当周线MACD上线往上,红柱开始翻红时,可适当关注并考虑买入。同时,在投资科技股时,投资者也不应一次性满仓投入,建议将科技股的仓位控制在10%-20%左右,以降低投资风险。
除了科技股投资,投资者还应增加对波段性质行情的关注,尤其是周期性消费板块。鉴于市场在去年10月到12月对人工智能进行了长时间的炒作,开云APP注册随着大盘的企稳,在2025年上半年,投资者可以在周期性消费板块中适当配置仓位,并且可以考虑较长的持仓周期,例如持有一个月到两个月,至少持有至重要会议召开的3-4月份,以获取波段收益。
对于新入场的投资者,他们往往偏好业绩不佳但炒作热度高的小票,且操作频率快、持仓周期短。然而,这种投资方式存在较大风险。根据国九条的相关政策导向,小票的炒作风险日益凸显。在近期的市场下跌中,小票尤其是微盘股的跌幅巨大。相健建议投资者在选择小票时,要避免选择市值过小的股票,尽量选择市值在30-50亿以上的个股。同时,要关注上市公司是否有券商研报覆盖,如果一家公司在近一两年内都没有券商为其发布研报,那么该公司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投资者应谨慎对待。此外,对于新业务启动较晚的中小上市公司,投资者应尽量回避,而对于启动较早的公司,可以在其处于低位时适当关注,但其仓位配置也不宜过高,建议以10%的仓位进行博弈,以免在板块行情结束时因补跌而遭受较大损失。
考虑到中小投资者在投资小票时面临的风险,相健建议投资者可以将目光转向科技类ETF。例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对应的ETF产品,这些ETF可以理解为创蓝筹的科技热点集合。通过选择投资科技类ETF,投资者可以从多个ETF中进行筛选,相较于从众多涨停的小票中挑选,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投资者把握投资心态,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市场变化,同时也能降低投资风险。
综上所述,2025年A股市场充满机遇与挑战。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行情的变化,深入理解政策导向对行业板块的影响,同时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调整投资策略,避免盲目跟风和情绪化投资。通过科学的投资方法和理性的投资心态,有望在2025年的A股市场中获取稳健的投资回报。
地方AI布局突进:13省份出台“AI+”政策,具身智能、智能驾驶或率先落地
贵州:对存在退市风险隐患的公司,按照“能救早救”的原则推动及时化解风险
工信部: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上交所: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一支践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