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云APP下载:投资进化论丨遇上债基亏损却不能赎回?怎么回事?

2025-03-1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众多债券基金当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存在——它们的名字中往往带有“持有期”或“滚动持有”的字样。

  近期债券市场的“倒春寒”,可能让投资了这类持有期债基的朋友比较头痛。大家的问题主要有两个:说好的稳健债基怎么也会亏?想赎回这基金,怎么赎不了?

  下面广发基金就来聊聊这两个问题,也讲一讲我们对这类基金应建立怎样的预期。

  有些债基可以投资股票等权益资产,如果股市大幅下跌,就可能带动基金净值出现回撤。

  就算是纯债基金,也不能说是“稳赚不赔”。纯债基金的收益一般由固定的票息收入、债券价格的价差收入、杠杆收入三者组成。这三者相加不一定是正数,比如债券市价下跌,价差收入就可能为负,杠杆进一步放大亏损,由此拖累整体收益。

  首先来看利率风险,市场利率会影响债券价格的波动,二者一般呈反向关系,例如当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会下跌,进而使得债基亏损。

  其次是信用风险,如果债券发行方出现违约或信用评级下降,票息和债券价格都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债基亏损。

  另外,市场情绪也会有影响,例如当股市表现十分强劲,市场情绪高涨,部分资金可能会从债市流向股市,导致债市回调,进而影响债基收益。

  结合近期市场来看,这波债市回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原因主要包括经济预期变化、资金面进一步趋紧、股市回暖引发“股债跷跷板效应”等等。

  持有期债基可以随时申购,但在申购后必须持有一定的时间,等过了约定期限就可以随时赎回。约定期限常见的有3个月、6个月、1年等,具体根据基金合同而定,一般也会体现在基金名称当中,例如“XX 90天持有债券基金”。

开云APP下载:投资进化论丨遇上债基亏损却不能赎回?怎么回事?(图1)

  除了常规的持有期债基以外,还有一种“滚动持有期”债基。这类基金也可以随时申购,通常会设定一个运作期(如90天、180天等),人们仅可以在每个运作期的到期日才能赎回。如果在到期日没有申请赎回,基金将自动进入下一个运作期。

开云APP下载:投资进化论丨遇上债基亏损却不能赎回?怎么回事?(图2)

  对于基金管理而言,这有利于基金份额的相对稳定,也有助于提升基金资产的利用效率,基金经理可以从更长线的维度进行布局。开云APP登录

  对咱们投资者来说,一是赎回费可能更低,开云APP登录二是有助于减少短期追涨杀跌的行为。债券市场短期也会有波动,有些朋友也会因恐慌情绪作出不理性的决策,从交易机制上设置限制,有助于规避情绪化的行为。

  那么,对于自带持有期的债券基金,我们应该有怎样的预期呢?建议从两方面来看。

  一是持有时长。不管是持有期债基还是滚动持有期债基,它们的特点就是持有期内赎回受限。所以我们在下单之前,就要特别留意持有期时长的信息,提前做好资金规划,避免发生持有期内要用钱但又取不出的情况。开云APP登录

  二是风险收益水平。从下表各类债基指数近10年的历史表现上看,相关指数整体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3%~4%的水平。

  风险方面,从最大回撤与恢复天数等数据可以看出,债基整体波动相对较小,即便是买在阶段性高点遇见接连回调,一段时间后大概率也能完成“填坑”。这主要是因为债券本身是生息的,随着持有债券的逐步到期兑付,因市场波动造成的短期回撤也有望得以复原。

开云APP下载:投资进化论丨遇上债基亏损却不能赎回?怎么回事?(图3)

  数据来源:Wind,2015年2月28日至2025年2月28日。短期纯债基金指数代码996218.SSI,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代码992619.SSI,一级债基指数代码992616.SSI,二级债基指数代码992617.SSI。上述数据仅为指数表现结果,最终的投资收益结果和所投的基金有关,可能和指数表现结果存在较大的出入。基金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最后再为大家总结一下,持有期类的债券基金具有赎回限制机制,在投资之前需要提前做好资金规划;债券基金短期内的波动在所难免,但长期来看,它仍是值得稳健投资者关注的配置工具。

  风险提示: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搜索